如何避免數據錯誤?商業分析師常見的3種數據debug方法

  • Post author:
Home » 莫非職場 » 職場技能 » 如何避免數據錯誤?商業分析師常見的3種數據debug方法

作為一名商業分析師,最怕遇到「數據出錯」的問題。

數字上的失誤包含:簡報上的百分比放錯、報表上的數字不對、SQL下的條件不對導致raw data本來就是錯的。上述提到的這幾項失誤,墨菲本人都在工作中經歷過(苦笑)。

與此同時,我也歸納出一項結論,90%以上的失誤都是在老闆急著要數字、工作一多又趕著完成時所犯下的。

那麼要如何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而且在數據上不能出錯呢?這時候就得依靠一套數據檢查機制。今天的文章集結了墨菲本人的血淚史,跟大家分享如何避免數據上的失誤。

延伸閱讀:工作中發生失誤該怎麼辦

為什麼要避免數據失誤

有人認為數字出錯,那就趕快改一下就好了,這應該沒什麼大不了的?話是這麼說沒錯,不過數字出錯背後所產生的影響可大可小,像是:

  • 影響工作效率: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重做所花費的時間成本,以及溝通成本。
  • 降低工作可信度:許多老闆在看簡報時,如果發現其中某個數據失誤,他們會認為這份簡報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其他數字很可能也是錯的。
  • 影響商業決策:數字出錯可能導向截然不同的決策方向,小至影響某個活動或是專案,大至影響一間公司的運營策略!

那麼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發現3個工作上可以用來檢查數字的方法。


方法 1:殊途同歸法

首先要分享的是「殊途同歸法」,這也是我最常使用的檢查方法

舉例來說,假設這個月品牌的總訂單數是300,那麼拆到不同會員等級,理論上加總也應該是300才對。如果你發現兩者加總不一,那麼通常是其中一邊數字出錯。

如果這個品牌的性別只分成男、女,那麼兩者加總起來的數字也要等於300。

這樣的檢查方法適用於做簡報,當你在簡報中放了很多張圖表,將同樣的數字拆到不同維度來看,如果前後的總數不一致,那麼代表有一邊的數字出錯,需要進一步檢查。


方法 2:異常數除錯法

這個方法適用於百分比檢查

舉例來說:當你在檢視每月之間的成長百分比,發現其中每個月份暴漲或是暴跌(比如下圖中的六月),這時就可以回頭檢查數字是否有誤。

當然,實際情況也可能是如此。不過保險起見,針對百分比異常的數字,可以快速檢查一下raw data是否有誤。

另外也推薦大家,如果在使用Google試算表時可以直接使用:格式 > 條件式格式設定 > 再選擇色階就可以達到上圖的功能囉!

通常我習慣選擇右下角那個,然後將中間點調成「數字」,空格內填入0。如此一來,針對小於0的數字,就會呈現紅色,數字越大就會呈現越綠的顏色。


方法 3:常識判斷法

最後一種方法,是主管最常用的,也就是常識判斷法。

這個方法適用於對數字敏銳度較高的人,舉例來說,假設公司每個月的購買人數是100~200人,舉辦活動時可以達300~500,當你發現其中某個月份是900人的時候,這就代表數字有問題啦!

其實常識判斷法相當仰賴你在每次交數據出去前,都先想一遍:為什麼這個數字是這樣?這個數字過高合理嗎?

當你發現有疑慮的地方時,別忘了再檢查一次數字是否正確。


總結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三種降低數字出錯的方法:

  • 殊途同歸法
  • 異常樹除錯法
  • 常識判斷法

可以幫助我們在時間緊迫之下,快速過濾出有問題的數字,從而避免數據上的失誤。不過,最終還是要大家養成檢查數字的習慣,哪怕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或花幾秒鐘時間掃一眼,就能提高工作的正確度。

Murphy

我是Murphy,是一名職場人。這裡主要分享職場問題、職場話題、求職資訊,還有那些我所熱愛的事物。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