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分享#1 新鮮人/轉職/職場面試必備實用技能

  • Post author:
Home » 莫非職場 » 求職分享 » 求職分享#1 新鮮人/轉職/職場面試必備實用技能

前言

最近由於工作上的因素,所以久違地展開幾場面試。加上接近年末,一些身旁好友也在為轉職進行面試準備,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面試」這個主題。

不瞞各位讀者,其實我並不是一位擅長面試的職場人,不擅長的原因不外乎是「容易緊張」。如同絕大多數人,緊張容易使說出口的話變得毫無邏輯可言,這時更別提要拿Offer了。

然而緊張的症狀,我只能說: Practice makes perfect,做好事先萬全的準備,可以幫助你提升面試的成功率!

既然提到了「準備」,所以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準備方向,以及對於面試的想法。

延伸閱讀: 求職分享#2 履歷該怎麼寫? 手把手教你如何寫履歷(附模板)

為什麼要進行面試

第一次「體驗」面試,是在高中升大學的時候(用學測成績+面試申請)。當時遇到面試官是一群大學教授,坦白說大家其實都滿nice,問題也通常圍繞著為何要選這個科系、求學背景等等。

後來進入了大學,開始找實習,一路到求職工作的過程,獲得越來越多的面試機會。起初面試,很容易會有「無論如何都想被錄取」的心態,並盡可能地在面試官前展現最好的自己。

Photographer: Alex Green Link: Pexels

後來才慢慢發現,其實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不只是面試官、公司在挑選適合的人才,我們也在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部門,甚至是主管。

通過面試的機會,觀察公司氛圍、面試官的提問方式,進一步獲得你想得到信息,最後衡量是否符合最初投遞時的那份期望。

這才是面試的目的,畢竟不論是求職者或是面試官都希望可以找到適合的職缺或人選,並減少雙方在時間與精力的浪費。


如何準備自我介紹

80%的面試開頭,面試官都會要求你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

這就好比你認識新朋友,或是參加陌生聚會,見面時會禮貌性地向對方打招呼、介紹自己。關於自我介紹,下面提供幾個準備的小方向:

時長不超過2分鐘

自我介紹的目的,是要幫助對方在短時間內對你有初步了解,再針對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提問。因此,介紹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對方一次接收太多資訊而消化不良,盡量採取精簡的方式介紹。

簡述為何應徵此職缺

你應徵此職缺的動機或原因是什麼?

可能是基於大學科系、過去工作經驗、興趣或是對這個行業有深入了解等因素。不論原因為何,至少說明你與這個職位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同時也可以藉由此原因帶到個人的教育背景、過去工作經驗、興趣等等。

總結過去相關經驗

自我介紹的核心內容之一,不外乎是介紹自己過去的工作/實習經驗。那要如何有條理地進行總結&介紹呢?這邊提供給大家幾個做法: 1) 按照公司產業性質劃分、2) 按照職位劃分。

比如: 「我之前的工作主要可以分成兩塊,一塊是PM的經歷,另一塊是做企劃」(按照職位來區分),或是「過去的工作經驗主要是在快消以及互聯網產業」(按照產業性質)。再針對一開始提出的大方向進一步闡述。


如何回答面試官的提問

Photographer: SHVETS production Link: Pexels

通常面試官的提問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根據你的背景、經驗進行更深入提問,另一種則是詢問與你投遞職位相關的內容。

第一種類型提問

針對根據背景、經驗提問的內容,建議首先讀熟自己提交的履歷接著針對面試官的提問進行一些假設。假如你在履歷上寫到自己曾經執行過某專案,那麼面試官可能會詢問專案過程是否遇過什麼困難、最終達成什麼成果等問題。又或者你在履歷上寫過自己加入過什麼社團、參與比賽獲得了名次,面試官可能提問你在社團中扮演什麼角色、整場比賽你們如何獲勝等這種情境式的提問。

STAR模型回答

在回答上,為了可以更有條理地輸出,這邊推薦大家可以使用STAR模型,這個模型主要應用於經驗描述,可以切成四塊來看:

  • Situation 背景:交代整個事件的背景。

若以專案為例,可以說明它是在什麼契機之下誕生?你在專案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個專案由多少人所組成?整個專案大概是在做什麼?總之,圍繞著主題簡介背景資訊。

  • Task 目標:陳述該事件的目標、目的。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如果將Situation視為「前情提要」,那麼Task可說是你所陳述事件的核心。這就好比英雄電影中,每個英雄主角都會被賦予一個重要任務,也許是打敗裡面的反派角色,或是維持世界和平。Task便是要我們闡述那個「任務」究竟為何

這個「任務」可以是: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整個team的KPI,或單純是你所陳述事件的目的等等。比如:降低商品的退貨率(解決的問題)、老闆希望可以做到100萬的業績(KPI)、社團主要是募資來幫助弱勢族群(目的)。

  • Action 行動:為了達成Task(目標),實際做出的行為、行動。

這邊建議在陳述Action時,可以重點說出「你」為整個事件做出的貢獻,而陳述的內容也盡量具體、明確。

比如,不建議描述「我負責分析很多數據」、「我負責對接供應商」這一類太含糊的內容,而是可以調整為「我負責分析某類型數據,查看&追蹤某指標是否有成長」、「我負責與供應商對接某內容,工作會包含…….」。

  • Result 結果:最終的成果表現。
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最後,要描述你執行的成果表現。這邊建議大家可以:1) 對焦前面提出的Task、2) 以量化的方式闡述。假設前面的目標寫的是「業績成長」,這邊你可以進一步描述最終具體成長了多少%、哪一類型商品成長最多。總之,盡量以具體、明確的方式來描述。

這邊講個題外話,M作者認為Result不一定都是正面的部份。按照上面的舉例,很可能執行的結果是呈現負成長。如果是這樣,可以接著補充你認為哪個執行過程、方向出問題,之後類似的事情發生該如何調整等。這樣反而可以展現你反思、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技能!


第二種類型提問

Photo by airfocus on Unsplash

針對「與投遞職位相關」的提問,建議首先在投遞前清楚了解該職位的工作內容。一般工作內容可以很粗略地分為:硬實力跟軟實力(hard & soft skills),而這兩者的佔比,會根據不同職位有所不同。

假設你應徵的是工程師,那麼硬實力佔比可能高達80%,你必須具備寫代碼的技能;又假設你應徵的是業務職位,對方也許更看重溝通、言語表達能力,這時軟實力也相對受到較多重視。

硬實力提問

建議大家可以在面試前上網爬文,了解面試官都出哪類型考題。如果事前知道有現場coding的情況,實際遇到的時候,也比較不容易驚慌。同時,若JD(Job Description)上提到需準備相關作品集,也可以事前進行準備。

軟實力提問

針對「軟實力」方面提問,建議可以在前面自我介紹,把過去工作跟應徵職位做結合,這樣面試官也會朝第一類型的提問方向前進。另外,軟實力方面的提問,有時候考驗的是你的「臨場反應」。

比如:面試官突然要求你用英文陳述你的經驗。這時面試官並不是想測驗你的英文能力有多好,或是詞彙有多麼豐富,更看重的是你的臨場應變能力。

Murphy

我是Murphy,是一名職場人。這裡主要分享職場問題、職場話題、求職資訊,還有那些我所熱愛的事物。

This Post Has 6 Comments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