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邁入職場前,我曾擔心進了職場後會很難交到朋友。後來正式成為職場人才發現,面對每天都要見面的同事,似乎也不一定要成為「朋友」。此外,我甚至遇過職場前輩給我忠告:在辦公室不要把同事當朋友。
究竟同事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是怎麼一回事呢?兩者之間的界線在哪裡?我對此感到十分好奇。與此同時,也感受到自己內心某部分,其實是渴望與同事建立朋友這層關係,但應該如何拿捏界限,以及針對什麼樣的同事適合進一步做朋友呢?
所以今天的文章,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同事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同事之間到底能不能當朋友呢?歡迎有興趣的小讀者繼續看下去吧!
我們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在我的職場觀察中,我認為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可以大概分為四個層面。這四層分別是由淺入深,且主要從彼此的互動深度來進行區分,分別如下:
第一層關係:互動僅限於工作
應該有不少人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屬於第一層吧!雖然是最淺卻也是必要的一層關係。在這層關係中,我們與同事的互動僅限於工作範圍,換句話說,我們並不會討論或分享彼此的生活。
通常會與我們保持第一層關係的「同事」,多數為我們的老闆、主管、前輩、合作方,當然也有可能是同部門或同組的成員。老實說,我並不認為保持第一層關係意味著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不佳。而是許多時候,由於上下接級關係、追求工作效率、不允許帶入私人情感等等原因,導致我們選擇與同事只保持工作上的關係,彼此的交集點也僅限於公事。
第二層關係:能與對方閒聊
我自己與多數同事主要是保持第二層關係。在這層關係中,我們雖是工作上的夥伴,不過工作空檔或是午餐時間也會進一步閒聊、分享各自的生活或觀點。
至於能否從第一層進展到第二層關係,我認為原因可能取決於同事性格、部門風氣、公司文化。面對一些較注重隱私的同事,他們不喜歡討論太多關於自己的休閒娛樂、下班後做什麼,或者是情感關係。所以若是發現身旁的同事屬於這類型的人,我認為也無須勉強對方。這時,不妨試試聊聊時事議題、娛樂新聞,也許可以引發對方的興趣!
除了同事性格外,部門風氣是否較開放、企業文化是否鼓勵員工分享等等,這些面向都會影響到大家是否願意與彼此交流工作之外的事情。
對我而言,與同事保持這層關係,是一個相對「舒服」的狀態,不僅能減少工作上的緊繃、焦慮感,偶爾還能為工作帶來一些歡樂。
第三層關係:下班後or週末會見面
前面探討的兩層關係,基本上都屬於「上班同事,下班不認識」的狀態。接下來要介紹的第三層關係,代表你與同事之間有更深的連結。除了聊天聊得來之外,相比第二層關係,我認為在興趣或是觀點上,你們彼此有更多的共通點。
而判斷是否進入這層關係的指標有兩個:第一,非工作時間是否會花時間與同事相處(不包含部門或是公司聚會)、第二,是否交換彼此的社群媒體帳號。
先來談談上面提到的兩個指標。對於平時不太喜愛社交的我而言,如果願意在下班後甚至週末花時間與他們相處,那麼他們身上勢必有某些特質吸引著我,或是至少與他們相處起來是十分舒服且不會有壓力的狀態。
至於交換社群媒體帳號,相信不少人應該都能感同身受吧!相比在社交場合認識的新朋友,在職場環境中我們更不會(或是更不想)與同事們交換IG、FB帳號,畢竟社群媒體上的所傳達的訊息,意味著某部分我們私生活的樣貌。
因此,若你與同事間的互動不僅侷限於上班時間,甚至還交換了彼此的IG帳號。你們很有可能屬於這層關係。
第四層關係:可以談心的同事
最後,我們要來談與同事最深層的關係-第四層,能夠談心的同事。
看到這裡也許你想說:「職場上與同事談心不妥吧!」不過在你否定這層關係前,我想先談談什麼樣的同事有辦法進入到這層關係。我相信即便在朋友中,要進入到這層關係都不太容易,更何況是職場上的同事。
以個人的例子來說,我發現能進入到這層關係的同事,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質:第一,多半是前團隊or已離職的同事、第二,彼此在價值觀上有更多相似之處、第三,雙方皆遇到工作or生活上相似的問題需要解決。
就第一個特質來說,我會比較難與同團隊或是緊密合作的成員建立第四層關係。基於工作因素的考量,許多事情會糾結到底該不該說,或是偶爾發牢騷前都得經過思考。所以,儘管雙方在個性、興趣上十分合得來,最多也只能抵達第二或是第三層關係。
而針對第二、三個特質,可以直接套用我們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來說明。通常能與我們交心的朋友,想必在價值觀上有較多相似之處,彼此也能接受或是包容對方的觀點。若是你們恰巧都面對同樣的問題,比如:同樣作為新鮮人不知道該如何與主管溝通,那麼在聊天時也可以產生更多地共鳴。
除此之外,能發展到第四層關係的同事有時候也是基於「緣分」。有些人相處起來就是一拍即合,又或者是你們正好面臨了相同的問題,需要一起討論解決。
(別急著走開,下一頁還有內容喔)
Pingback: 職場日常#20 下班後同事的聚餐邀約可以不去嗎? - 墨菲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