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日常#6 職場焦慮:下班時間同事們都不走,我該怎麼辦?

  • Post author:

我的準時下班策略

在分享之前,想先強調由於每個人所處的職場環境,以及相處的主管、同事不盡相同。因此,這些方法或許無法在每個人身上如法炮製或是達到相同的效果,不過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不同想法。

策略一:當最早進辦公室的人

對於一些上下班時間較不嚴格的公司,當我發現同事們都屬於晚上班+晚下班風格時,我便試圖成為團隊中最早抵達辦公室的人。換句話說,我更願意早點起床、早點上班、早點離開公司。

這個策略的優點是,作為最早抵達辦公室的人,當你準時下班時至少同事們不會對你產生負面的觀感(畢竟你也是最早到的),而且下班時的心理壓力也不會那麼大。

況且,我認為每個人的生理時鐘本來就不相同,對於習慣晚起的人,獲得了充足的睡眠後再開始工作也許比較適合他們。相反地,如果你屬於晨型人,早點進辦公室開始工作也許對你會比較有幫助。


策略二:讓同事習慣你的準時下班

你可能會說:但我的同事們都十分準時(甚至提早)上班,不過時間到了依然不走,這時候要怎麼辦?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建議你當工作已經按照進度完成,就鼓起勇氣下班吧!

我曾經觀察過一些比較特別的職場新人,他們總是非常準時下班。起初離開時大家會多看他們幾眼,但是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多說什麼,漸漸地習慣到了下班某個時段,他們就會起身離開的這種模式。

而在親自實踐這個做法後發現滿有效的!如同上面提到的,一開始大家可能會不習慣,這時候就必須要堅持。通常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大家就會慢慢習慣這樣的工作模式。甚至後來我偶爾在辦公室加班,身旁的同事反而還不習慣我待那麼晚(這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準時下班背後代表的意義

你是否思考過「準時下班」對你而言,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許多人會認為,準時下班意味著工作之餘能有更多時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像是健身、看書、聚餐……等等。其實這並沒有錯,畢竟一天24小時,我們花費1/3的時間睡覺、1/3的時間工作,那麼剩下的時間扣除通勤、吃飯、洗澡….其實所剩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另外,我認為「準時下班」也與個人的工作生產力有所關聯。《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的作者曾在書中提到,高品質的生產工作=花費時間X專心程度。因此,更長的工時並不代表自己是一位具有高生產力的員工。我認為,高生產力意味著在一定時間(或是最短時間內)內完成手邊的工作,當然被完成的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品質。

如果一個團隊規定成員都必須準時下班,那麼員工們或許就會找尋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處理手邊的事情,像是減少不必要會議、高效地溝通、事先安排好工作內容等等。而不是將工作時間無限延長,同時不去進一步思考該如何用更聰明、更有效的方式處理手邊的事情。


我對於準時下班的看法

回顧過去到現在,我加班最嚴重的時期是作為實習生的時候,以及剛邁入職場的前半年。之前擔任實習生由於第一次接觸職場,對於「加班」這件事情還沒有太深刻的感受,當時的我,從未在晚上八點前離開過辦公室,而我的老闆也總是比我晚下班。

剛開始加班,我會向不少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一樣發IG限動打卡,彷彿這是一件很「酷」且值得炫耀的事情。後來我才發現,過長的工時其實會消耗自己對於工作的熱情,且影響我們的生活作息甚至是身體健康。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即使工作沒做完也要早點下班,而是如何在規定的工時內,發揮最大的生產力,並準時下班。回到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的話題,如果身邊的同事都不走,那我該怎麼辦?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在問我們:你想為自己而活還是他人而活?

如果未來的你沒有發生太大意外,可能還需要再工作幾十年,那麼在這段期間但凡在職場上遇到相似的情況,我們都要選擇跟隨群體的行為嗎?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下次當你遇到雷同的情況,不妨花幾分鐘的時間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然後再做出選擇。


後記

你的同事或主管真的會對準時下班的人產生不好的觀感嗎?其實我認為未必。我曾經諮詢過幾位前輩們關於這個問題,得到的回覆幾乎都是如果事情做好下班,通常大家都不會說什麼。但同樣地,我認為這個情況也是見仁見智,畢竟大家所處的環境與面對的同事都不一樣。

最後,希望今天的文章為職場人(或是即將邁入職場的人們)帶來更多的想法,以及鼓起準時下班的勇氣!

Murphy

我是Murphy,是一名職場人。這裡主要分享職場問題、職場話題、求職資訊,還有那些我所熱愛的事物。

This Post Has One Comment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