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面對工作失誤?從《正向專注力》增強你的心理韌性

  • Post author:
Home » 莫非充電站 » 莫非書單 » 怎麼面對工作失誤?從《正向專注力》增強你的心理韌性

前言

你有過不小心在工作中失誤,接著發現自己整天都糾結於那個錯誤中嗎

印象中,我上次犯下的愚蠢錯誤是寄出一封忘了寫主旨的 Email,那封 Email 雖然不是至關重要,卻發送給整個團隊,且無法收回。

在意識到自己出錯後,我的大腦開始出現「團隊其他人會怎麼看我」、「怎麼會有人寄出前不檢查」等各種負面聲音,心情也瞬間跌落谷底。

Photo by Sarah Kilian on Unsplash

之前在這篇關於工作失誤的文章,我們提到如何補救已經犯下的錯誤,以及後續建立 SOP 的重要性。

不過並沒有著墨太多在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於是有不少讀者可能跟我一樣,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當中,即便知道這麼做無法帶來任何幫助,卻難以自拔。

該如何去突破這樣的心態呢?要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

今天的主題,想跟大家分享《正向專注力》這本書,為的就是解決上面提出的兩個問題。如果你準備好了,就跟著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取自誠品

這本書在說什麼

正如前言所提,當人們面對問題、失誤時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這就好比我們搞砸了某件事,結果整個人的心態開始只想著那件被搞砸的事情。

如果你發現以上描述讓你感同身受,請不要覺得孤單,本書的作者愛倫與傑森博士告訴我們,這就是人類大腦的天性

由於在演化過程中,人類容易受到外在或是自然的威脅,因此我們的大腦被訓練成需要去專注於問題,甚至做出最壞打算。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即便今日的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穩定許多,我們無需要時刻擔心生命遭受威脅。不過大腦依然以這樣的方式運轉,於是我們時常會產生:生活中缺少某樣東西、工作上可能會出錯、某件事感覺會被搞砸諸如此類的想法。

作者將這樣的思考方式稱為:「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 (Problem-Centric-Thought, PCT)」

「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 (PCT)」: 讓人專注於問題或負面思考的天生習性

PCT 心態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心理學中的「期望理論」告訴我們:你專注的對象會擴大。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我們遇到問題,或是面對錯誤總是執著於問題本身,接著發現自己越來越焦慮。


至於該如何擺脫 PCT 心態?

作者提供了一個解法:專注在解決方案。同時他也提出了「解方導向正向專注力 (Relentless Solution Focus, RSF)」,也就是「心理韌性」。

「解方導向正向專注力 (Relentless Solution Focus, RSF)」: 在60秒內,用尋找解方導向的思考方式,取代所有負面想法

這本書的核心,聚焦於教導讀者如何培養 RSF 心態,並將這種心態應用於問題之中。

書中舉了許多例子,關於運動員使用原先 PCT 心態思考,對比嘗試以 RSF 思考後,兩者之間產生的結果轉變。下面的文章,我們會進一步提到該如何執行 RSF。


如何培養 RSF 心態

執行 RSF 心態的方法,可以拆成三步驟來看:

第一步: 辨識 (Recognize)

第一步,便是要學會辨識自己是否進入負面思考的狀態。

該如何辨識呢?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抱怨問題,或是出現以下負面情緒: 壓力、焦慮、恐懼、氣憤、憂鬱、罪惡時,就表示你的大腦已經啟動負面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機制。你需要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 PCT 的思考當中。


第二步: 取代 (Replace)

一旦辨識出自己陷入 PCT,接下來需要花60秒的時間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來改善這樣的情況

由於我們的心智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我們無法一邊專注於問題,又一邊想著該怎麼解決。所以,這一步驟要做的便是讓自己全神貫注於問題解決上。


第三步: 重新訓練 (Retrain)

Photo by lilartsy on Unsplash

最後,作者提到這樣的思考是需要經過訓練的,並非人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如何使用 RSF。因此,若要增強我們的心理韌性,作者提供了兩個方法: 進行心智訓練、撰寫成功日誌。

這邊簡單幫大家做個總結,小讀者們可以先試著專注在第一與第二步驟,如果對 RSF 感興趣或是想強化這方面技能則可以進一步了解第三步驟。

不過就我個人執行經驗,光是執行第一、二步驟就足以讓身旁的人逐漸改變對我的看法,下面我們會告訴大家如何具體執行。

Murphy

我是Murphy,是一名職場人。這裡主要分享職場問題、職場話題、求職資訊,還有那些我所熱愛的事物。

This Post Has 4 Comments

  1. 許家和

    雖然我沒有看過這本書
    大概從去年開始,我有意識到不斷的帶入負面情緒真的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

    所以我開始練習這幾件事
    意識問題<<原來這件事有造成我的困擾!
    分析問題<<這件事造成我困擾的原因是?
    解決方法<<透過原因找到可能解決方法
    評估成本<<需要多少心思時間是否執行?

    執行<<
    A.可以快速解決就去處理
    B.需要花很多力氣而且很急迫,硬著頭皮也要上,同時想著只要我往前一步問題就會被削弱一點

    擱置<<
    A.需要花很多力氣但不急可以先擱著
    B.現階段沒能力,放到未來在解決,但要找個地方記住這個問題

    放棄<<
    找不到方法,現時很殘酷只能接受現況
    並告訴自己這不是我能處理的,我有試著找方法嘗試了

    —–

    這樣實行一陣子後發現我的心情比較容易自己控制了
    不太會再遇到自己被莫名的情緒支配的狀況

    只是有時候要解決問題,需要旁人協助
    但是那個旁人就不一定能夠配合了<<這又要花時間去說服他….真的是滿累人的

    1. Murphy

      謝謝你的分享! 我也認同通過有意識的練習,能減少自己面對問題的無力感,希望我們都能越來越進步~加油!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