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陣子瀏覽臉書,恰巧看到一篇文章談到「職場上令新鮮人焦慮的Top 10現象」。當我看到位居第一名的內容時,並不特別感到意外。我相信即使脫離職場新鮮人的身分,也有不少人受到這種職場現象所困擾。
那就是:明明到了下班時間,但身邊同事都還不走,那我該怎麼辦?
對於同樣有過新鮮人時期,或是曾轉到新部門作為菜鳥的我而言,這個問題都曾經困擾我一段時間。所以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為何這個現象讓這麼多人感到困擾,以及我自己後來是如何看待、面對這個問題。
為什麼大家都不下班
當我在職場中觀察到這個「有趣」的現象:明明到了下班時間,同事們卻還不下班,便想進一步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下面是我發現的幾點原因:
與團隊、主管風格有關
我曾經遇過某些主管,他們總是非常準時下班(不過通常回家後還是會繼續工作),且鼓勵團隊在工作時段內完成手邊工作。通常若是主管帶起這種風氣,組內的同事也不會養成加班習慣。不過,這樣的例子幾乎是少數。
不少職場中的主管都屬於「超時待在辦公室」的類型。因此,團隊風格可能偏向晚進辦公室+晚下班,或是大家準時上班卻延遲下班的情況。
手邊的工作尚未完成
明明到了下班時間卻無法下班,應該有不少人的原因是手邊工作尚未完成。不過這樣的問題又可以拆解成不同原因來探討:
做事慢、工作效率低
我自己所遇過的情況是,通常在接手新業務或是剛換工作時,由於對流程不熟悉或仍在摸索階段,所以會花更多時間,甚至通過加班來完成。
不過,若你發現自己已經工作一段時間,但事情仍然無法在工作時間內完成,這時就有必要好好地檢視一下個人工作效率或是其他地方是否出問題。
比如說:浪費太多時間在溝通or無意義的會議、總是在工作過程被打斷等等。這些問題需要仰賴自己去發現、分析,並試圖針對不同問題採取行動來改善。
工作量過重
我認識的某些職場前輩們,他們肩上本身就扛著比小組成員更多的工作量,且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問題都會去找他們討論,也因此時常無法準時下班。
當你發現自己面臨這種情況,且這已經對你的生活或工作造成負面影響時,建議可以花時間與你的主管進一步溝通任務分配的問題。
同時,你也可以先想好若後續跟主管propose你的想法,具體能將手邊哪些工作切出去,或是你認為如何減輕目前的工作量比較好。
如果基於某些原因,你不想跟主管進一步溝通,也可以找身邊信賴的同事、前輩請教或尋求幫助(比如,詢問其他團隊成員是否願意多幫忙分擔一些)。
與同事們增進感情
看到這個標題時,請不要不小心翻白眼XD
我觀察到有些同事即使到了下班時間,依然留在辦公室。不過他們並不是真的在「認真工作」,可能是邊聊天邊處理手邊事情,或是單純與旁邊的同事聊天。
也許他們之所以不太在意是否準時下班,是因為他們還算「享受」當下這個環境。況且部分職場人由於獨自在外租房,比起早點下班回家,在公司吃完晚餐+與同事們聊天增進感情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為何會造成我們的困擾
現在問題來了,當你發現自己並不符合上面提到的幾點原因,手邊的事情也處理到一段落,正準備收拾東西下班時,卻發現身邊的同事依然在工位上無動於衷。
多數人的想法會是「那我再待一下好了」,或是「那我等到有人走再走」。比較積極的職場人可能會去詢問同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主動幫忙分擔一些工作。不過當這種情況成為辦公室的常態,相信你也會為此感到煩躁與焦慮。
這個現象之所以會讓人覺得困擾,核心原因在於:我們擔心先走造成同事、主管不好的觀感。而這樣的觀感可能進一步影響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考績或是其他面向。
而它之所以被認為是個「問題」也包含一些個人因素,試想若你屬於不太在乎他人評價,或是較以自我為中心的職場人(這邊並不是貶抑),通常不會有這種問題。
從眾效應-電梯實驗
除此之外,我認為其他原因也包含:當我們處於辦公室的團體中,容易受到多數人行為所影響,也就是所謂的「從眾效應」。
著名的「電梯實驗」充分地反映這個效應所帶來的影響力。
這個實驗事前將三個臨時演員安插在電梯中,而另一位不知情的乘客則是實驗對象。當電梯關門時。三個臨時演員會轉向電梯後方。這個實驗發現,那位不知情的乘客最後也會跟隨其他人一起轉向後方。即便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跟隨其他人這麼做。
你發現了嗎?當我們做出與群體中多數人不一樣的行為(像是當最早下班的員工),往往心裡會覺得不太舒服。我們會設法讓自己與多數人的行為、想法保持一致。
回到前面的問題,當你總是抱持著「沒關係,我就和大家一起多待一下」,其實久了就會漸漸感到麻木,並逐漸習慣這種工作模式。
那麼如果不想將就,這時候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曾經做過新鮮人&部門新人的我,於是嘗試了一些作法,接下來想跟你們進一步分享。
Pingback: 職場日常#16 職場焦慮:下班後可以選擇不回工作訊息嗎 - 墨菲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