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到「霸凌」這個詞彙,許多人較為熟悉的是「校園霸凌」,它時常在新聞媒體、影視中出現。近年來,政府也不停地針對校園霸凌進行一系列的措施與宣導。然而,現實校園生活中是否實際獲得改善,我們無從得知。
談到職場霸凌….
當然,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校園霸凌,對於已經脫離校園生活一段時間的我們,今天想聊的,是職場霸凌。
相信許多人對於霸凌的認知,已經不再侷限於肢體行為,而是包含言語、精神、情緒等層面的傷害。關於職場霸凌,維基百科將它定義為:在工作場所中,個人或團體對於同事或下屬進行不合理的欺凌行為,包含言語、非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
其中所提到的「不合理的欺凌行為」,我認為是十分主觀的。設想你的主管或同事當著所有人的面,或是在公開群組中對你說出難聽的話語,這樣算是職場霸凌嗎?如果這樣的行為不是一次性的,它不定期地發生在你的職場生活中,而且是有針對性的,你會認為自己被職場霸凌嗎?
不過今天的文章,我們沒有要聚焦、界定何謂職場霸凌,而是當你發現自己在職場中遇到同事、主管或是群體對你做出的行為,已經對你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並意識到自己成為了「受害者」,那麼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克服這樣的受害者情結。
卡普曼戲劇三角形理論
既然要談「受害者」身分,首先想從「卡普曼戲劇三角形」這個心理學理論說起。
卡普曼認為,人際關係的混亂以及困擾的現象,是由於人們陷入了一種心理遊戲中,這分別是由: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這三個角色所扮演。
設想你和你的朋友陷入爭執,此時你對著他罵了難聽的字眼,這時的你便扮演「迫害者」的角色;你的朋友則是「受害者」。之後你的朋友也不甘示弱地回擊,此時你們的角色進行了對調。吵了一個多小時後,你決定低頭認錯向對方示好,這時你又成了「拯救者」。
你發現了嗎?一個人有可能不停地在這三個角色中進行輪轉。正是因為被困在這個三角形中,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陷入了混亂。而對於受害者這個角色,卡普曼也提到,他們會認定自己「是無助的,無法靠自己來解決問題」,同時會尋求加害者來貶低自己,或是拯救者來提供幫助。
當人們不自覺地將自己貼上「受害者」的標籤,並展現受害者的人格模式與行為,受害者情結便有可能悄悄地萌芽。受害者心態
簡單介紹完受害者這個身分,接下來想進一步討論,職場霸凌中受害者常見的心態。我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1) 認同迫害者對自己的負面闡述、2) 對迫害者產生厭惡感,希望對方可以承認錯誤,並向自己道歉。
這兩種心態可能擇一、同時、或是以階段性的形式出現。以M作者為例,最初我先認同了加害者對自己的負面闡述,之後開始向身邊家人、朋友描述自己的經歷時,才慢慢地意識到自己成為了受害者。由於種種因素,決定離開當時的環境,至於對迫害者所產生的厭惡感(第二種心態),則是在離開後逐漸產生。
職場上的我們可能因為權力不對等、群體壓力等各種因素,導致面對職場霸凌時感到手足無措。甚至,第一時間認定了迫害者對於自己的負面說法。面對這樣的情況,每個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人選擇離開,有人則是勇敢地開口與上級或是職場上的他人尋求幫助。不管你採取了什麼方式面對,相信多少都認為或希望迫害者「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即便這個錯誤是我們主觀的認知)。
不過現實生活中,更多情況是迫害者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他人造成傷害,或是他們毫無悔意也不願意為這個錯誤低頭。
儘管如此,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我又重新投入了新的工作。
受害者情結
在新的職場環境中,有段時間我常向身邊的朋友闡述對於職場的無助與焦慮感,說著說著,總會將一切原因歸咎到迫害者身上。此外,但凡在職場上發現極小的徵兆,我便會開始猜疑,擔心相似的情況再次上演。
我的朋友告訴我,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這就好比在某次戀愛中被伴侶出軌了,之後投入的每段戀愛都會膽戰心驚,甚至決定不再投入戀愛中。而我們也會不停地責怪那位出軌的伴侶,認為這一切都是他所造成的。
是阿,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很熟悉。但是身為受害者的我們理當去埋怨、討厭、憎恨迫害者不是嗎? 沒錯。我們當然有這樣的權利,但是當我們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將專注力放在迫害者身上,這樣對我們真的有幫助嗎?
如同前面所提,當我們長時間將自己貼上受害者標籤,習慣以怪罪迫害者的方式,來博得身旁人的同情,認為這是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這時便陷入了受害者情結當中。
具有受害者情結的人,行事風格特點是他們會在生活中,反覆地把自己推向痛苦邊緣,哪裡有痛苦就往哪裡鑽。
《受害者情結》
蘇絢慧在《受害者情結》這本書中提到,人們在產生受害者情結後,很容易通過不斷複訴自己的無辜、反芻自己的無助及受傷情緒及負面思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並強烈的索取同情和關懷,而不去真實的面對生活存在的困難,解決自身的問題。
該如何面對受害者情結
擁有受害者情結的人,會很輕易地將問題歸結到迫害者,或是過去發生不愉快的事件上。這麼一來,就無須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過許多時後,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而是不自覺地落入這樣的受害者思維當中,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在《受害者情結》這本書中,它進一步說到受害者可以引導自己拆解「負面認知和不合理的信念」,通過反問自己的方式,幫助自己重新思考,而不會一股腦地陷入受害者情結之中。這些反問的句子包含:「這是真的嗎?」、「只有這一個可能嗎?」、「誰告訴你的?」、「這真的是事實嗎?」、「還可以怎麼想?」
這邊舉例說明,比如有一位職場人曾經受到主管惡言相向,導致他不敢提出任何反對主管的意見,但是在之後的某次會議他產生了與新主管不同的想法。按照過往經驗,他很可能退縮並直接附和。
當他意識到這樣的想法產生時,就可以開啟與自己的對話,提問上述的問題,幫助自己排除負面的認知。也可以多多回應自己:「事實上提問了也不知道會怎麼樣」、「不一定會發生過去不好的經驗」….等等,進一步去排除自己由於過去陰影所遺留下來的擔心。
我認為這樣的反問是需要通過時間,以及強大的心智去練習的。而開始的第一步,就是先意識到自己落入了受害者情結之中。
個人的小感想
即便是下筆的當下,我認為自己都還沒有完全地脫離受害者情結。許多微小的時刻,認為「都是加害者造成的」這種想法,還有一些片面的恐懼仍然會占據我的思維。
不過通過時間,以及反覆地與自己提問、對話,我認為自己已經在逐漸進步當中。同時,將更多心思放在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而非反覆地揭開已經結痂的傷口,告訴自己眼前的錯誤都是過去所造成的。
最後,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陷在受害者情結中,請不要感到驚慌或是難過。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調適、思考,終究會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出路的。
p.s 如果對於相關的內容有興趣,也歡迎大家可以進一步去閱讀《受害者情結》這本書喔!